濠河发源于凤阳山北麓,自南向北横贯凤阳县中部,自临淮关入淮河,为凤阳境内最大的河流。濠梁是濠河上的一座桥梁,原址位于当今临淮镇的濠河入淮河交汇处。明《中都志》云:“古之濠梁即此也,庄子惠子尝观鱼于此。”清光绪《安徽通志》也考证濠梁即凤阳府辖境濠水古桥。
濠梁观鱼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是凤阳这块土地的文化标志。濠梁观鱼是出自《庄子·秋水》里的一个故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濠梁观鱼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公案。这场对话不仅仅是对鱼是否快乐的讨论,更是对认知与存在的深刻探讨。庄子主张“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可以通过观察和体验感知其他生命的感受,体现了他的自然观和直觉体验的重要性。惠子则强调认知的局限性,认为不同物种之间无法完全理解彼此。这场辩论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对生命本质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辩论最终指向“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
正因为如此,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放杭州通判,途经濠州,登观鱼台,作《濠州七绝·观鱼台》云:“欲将同异较锱铢,肝胆犹能楚越如。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他的意思是,若将事物的差异斤斤计较,即使紧密如肝胆,也能看着楚国和越国般遥远。倘若相信万物终归同一真理,你如今懂我,正如我懂鱼之乐。
苏轼以庄子思想为底色,探讨“同异归一”的命题。通过“肝胆楚越”“知鱼之乐”等意象,消解世俗对立,主张超越形骸,精神相同。
临淮关镇上还有条紧邻着淮河的古镇老街——店口街,残垣断壁间遗落着断瓦、残砖与门当,可以看出曾经的辉煌。在这一份热闹里,曾经还有逍遥台、南华楼等建筑。苏轼在《濠州七绝》中也写了逍遥台:
世传刘伶嗜酒如命,常常乘鹿车携酒,仆人携带铁锹随行,醉死即埋。苏轼对刘伶醉死即埋态度表示不解,既然死了,为什么还忘记不了尸骸,要去埋呢?他认为庄子虽然看似超脱生死,但逍遥台边依然有庄子墓,谁相信庄子实质上没有对身体的执着呢?逍遥台位于开元寺,即庄子的墓地。苏轼通过描绘这一场景,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表达人生的无奈,即使潇洒如庄子,也未必什么都能放下。
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在知滁州任上。他在滁州建立了一支地方武装,与民同乐,修建了奠枕楼。登高远望,仍不能忘怀沦陷于金人手中的中原大地。
实际上,畅销书排行榜上各个类目的畅销书大部分也是长销书,书名各式各样,这回又有《饮食的谬误》,和之前的多巴胺内啡肽一样,还来了一本书名叫《站桩》,教你重启健康态。
重庆一公园大量观赏鱼死亡 警方通报:男子将蔬菜杀虫剂倒入鱼池 已被刑拘
今天(1月13日),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发布通报:江北嘉陵公园观赏鱼池中大量观赏鱼死亡案件已查明,系该公园一游乐项目经营者李某(男,48岁)所为。经查,因观赏鱼池经营人在该公园内开设有与李某同类的游乐项...
直播2个小时超270万人围观!瞻淇鱼灯队队长郑冬蛟:跟在鱼灯后面跑的孩子长大了
1月10日晚,安徽歙县瞻淇村鱼灯闪耀,瞻淇村鱼灯队携手北岸镇舞龙队,再现了“一夜鱼龙舞”的盛景。只有几千粉丝的@鱼承薪火 (郑冬蛟)账号直播2个多小时,涌入了274.7万观众观看。“让鱼灯出去、游客进来,年轻人...
@BETHASH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