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①如何知道/哪里知道(特殊疑问句语气) ②不知道(反问句语气)
• 关于移情(庄子角度) • 他心知问题 他心知问题的怀疑论 所谓他心知问题,就是:我心以外是否有他心存在?如果有, 如何予以证明?我们能否认识他心及其活动、过程、 状态和 事件?如能认识是怎样认识的? 其基础、根据、性质和过程 是什么? • 直觉思维/感悟论 V.S 逻辑推理/实证论 • “庄子观赏事物的艺术心态和惠子分析事物的认知心态”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 “诗人的移情和逻辑家的死板” —— 流沙河《庄子现代版》
没有,他的提问就带着悖论,注定着把自己陷进去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鱼,安知鱼之不乐? 理论设定:“物物不相知”(不可知论的泥潭) ②惠子失败了么? 没有,没这样的探究精神,科学不会向前发展,人类 也不会把认识仅仅停留在常识内。
①庄子失败了么? 没有,千千万万的人仍以常情观鱼 ②庄子胜利了么? 没有,他的回答,答非所问。 关键在“子非鱼”上,这是人类永远回答不了的问题。 庄子不是鱼,没有鱼一样的生命系统和感觉系统,没鱼 一样的感受。 “庄子之答,是不答之答,是知之不知。” ——庄树鸿
如何知道哪里知道特殊疑问句语气不知道反问句语气知道指一般透过观察和推理而得知体验体会他心知问题他心知问题的怀疑论所谓他心知问题就是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 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 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 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 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 『女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 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徐来认为,理雅各支持儒家而反对道家,反对道家 “无为、混沌、反知”等观点,并且理雅各从自身经 验出发,感到了科学、知识、理性等在社会发展中的 重要作用。因此,当他看到道家对无为、混沌的追求, 对知识的拒绝,当然会认为道家是逆潮流而动,会引 起社会的倒退。 • “惠子与庄子的讨论,理雅各也总是倾向于惠子” ——徐来《英译庄子研究》P152
@BETHASH6